近期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變陡所引起的預期通膨焦慮,科技股帶動了美國股市「修正」,顯示行業輪換已經成爲目前的主旋律。截至3月5日,那斯達克100強今年的收益爲-1.6%,標普500強爲2.28%,大盤成長股的收益爲-2.15%,小盤成長股的收益爲0.72%,大盤價值股收益爲18.05%, 小盤價值股的收益爲22.9%。
過去10年極不受待見的能源股指數,今年目前已經漲了38.58%,銀行金融股上漲27.8%。福特年初至今上漲了近40%,而特斯拉下跌了近18%。這些徵兆似乎表明了短期的風向標,但真正的問題是,展望下一個十年,科技股難道將會「失寵」?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被壓抑的價值投資者是否會主導下一輪牛市?這是華爾街最近激辯的主題。
隨著Z世代直闖投資界,零交易費用的平臺,和社群媒體口傳耳聞的炒股潮,價值投資者的形象是老態龍鍾、即將被淘汰的「out」世代,一如他們鍾情的投資對象。新冠疫情加劇了以科技爲代表的成長股和傳統產業的價值股之間的分化。
您已閱讀7%(431字),剩餘93%(60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