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市場對機構抱團股的態度褒貶不一,很多時候是貶蓋過褒。開春之後,機構抱團股終於瓦解,順了很多人的意,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投資者在賣出之前高估值核心資產之後是選擇持有現金而不是買入邊緣資產,於是,核心資產帶著邊緣資產從山上滾下來。
事實上,對於任何資本市場而言,核心資產都是所有資產價格之「錨」,周邊資產甚至邊緣資產價格都圍繞其上下波動。
對機構抱團股的中性描述是機構重倉股,建議以後莫用「抱團」二字形容高度市場化的投資行爲。「抱團」似乎讓人覺得機構買股票是無需投研,大家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其實絕大多數基金經理均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有著很強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專業素養。更何況,中國有一百多家基金,各自管理數十支上百支產品,有較多的持倉交集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持倉交集正是「英雄所見略同」。投資機構不約而同買入少數兼顧穩定與成長的龍頭股恰恰是國內外資本市場持倉結構的基本特徵,何須再三打壓?當然了,漲多了自然就跌一跌,這也是市場本來的樣子。
您已閱讀27%(425字),剩餘73%(11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