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毀滅的投資道路是由大宗商品價格看漲人士的吹噓砌成的。啦啦隊長、摩根大通(JPMorgan)原全球大宗商品主管布萊思•馬斯特斯(Blythe Masters)已經掉轉方向,跳槽到一家區塊鏈新創公司。餘下的樂觀者正在等待又一個持續數十年的價格超級週期。但是,即使新冠疫情後的復甦改善大宗商品需求,它也不會刺激又一輪繁榮。
根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過去120年裏發生了四輪持久的大宗商品價格繁榮。每一輪都有其特有的推動力——兩輪來自戰後重建,一輪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文簡稱「歐佩克」)的衝擊,另一輪來自中國的快速工業化。超級週期的擁護者認爲,工業需求不斷成長,而礦山和石油勘探投資不足,合起來將導致2020年代出現一輪通貨再膨脹繁榮。
自去年7月以來,金屬、農業和石油商品指數已飆升多達40%。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綠色能源項目激增。歐盟、美國和中國都承諾要大舉支出。僅氫能項目就有望從歐盟獲得300億歐元。隨著電動汽車的人氣日益高漲,銅價已漲至大約每噸8375美元的八年高位。嘉能可(Glencore)預計,到2050年世界銅需求將翻一番,而銅礦投資不足。
您已閱讀54%(498字),剩餘46%(4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