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主動出擊:運用人工智慧重塑人類的工作

文卡塔拉瑪克里希南:新技術爲重塑人類的工作提供了可能,前提是我們有可靠、連續的技能再培訓計劃。

長期以來,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一直很緊張。數十年來,流行文化使我們看到了機器人造反、推翻人類主人的景象。隨著自動化悄然滲入工作環境,這種擔憂已被一種更爲老生常談的反烏托邦式願景所取代——在未來,機器只會簡單地取代勞動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更是加劇了這種擔憂。去年12月發佈的一項研究(後面還會進一步介紹這份研究)警告稱,在英國,招待業和零售業等已經因新冠疫情封鎖而苦苦掙扎的行業,最有可能受到疫情期間工作場所加速自動化的影響,儘管其他許多工作也不安全。

企業領導者在如何運用人工智慧和工業機器人等創新技術方面面臨抉擇。著眼長遠的看法是,要將這些工具視爲人力放大器,並大力投資以確保員工掌握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工具的技能;這種看法將讓社會受益。另一種選擇是,稀裏糊塗地任由勞動力市場被掏空,在這種情況下,面臨最大風險的,往往就是那些在新冠疫情中受苦的人們。

您已閱讀21%(399字),剩餘79%(14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