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北韓

北韓長期擁核戰略浮出水面 如何牽動國際安全?

趙通:北韓永久擁核的現實也許已很難改變,但國際社會對這一結果在地區安全和國際和平方面的長遠影響尚沒有足夠認識,也遠沒有做好準備。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1月5日─1月12日舉行的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所做的報告再次表明,北韓的目標是成爲永久擁核國家。北韓多年來的舉措均與此目標相符,這次勞動黨八大的黨代會報告所列舉的核武力成就和未來規劃,再次清楚地確認了這一目標。當前,國際社會需要就如何面對北韓永久擁核帶來的長遠影響這一問題給與足夠的重視和嚴肅的思考。

北韓的核武力發展前景

在過去幾年裏,甚至包括美朝就無核化問題接連舉行首腦峯會的時期,北韓都在持續快速地發展核武器和投送技術。金正恩在八大報告中高調公佈了2016年(勞動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取得的戰略武力進展──包括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陸基機動液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及其11軸發射車,發展了大當量的氫彈,對多彈頭、極音速滑翔彈頭、核動力潛艦等技術進行了研究,發展了小而輕的標準化核彈頭和戰術核武器。報告指出,北韓下一階段的核武力發展目標包括:發展固體燃料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和洲際射程的固體燃料潛射飛彈,其洲際飛彈的射程要達到15000公里(射程不僅涵蓋美國全境,甚至包括了南美洲北部),繼續發展可適用多種軍事場景的戰術核武器,繼續製造更多大當量的氫彈,擁有核動力潛艦和海基核力量等。

您已閱讀11%(500字),剩餘89%(3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