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股

回看「紅潮」,理解遲到「藍潮」的市場衝擊

夏春:去年美國大選前,美國股市投資者曾因擔心「藍潮」而拋售科技股,但現在「藍潮」來了,科技股的投資者似乎反而毫不在意。

1月5日,美國喬治亞州參議院補選結果出爐,民主黨贏得兩個關鍵席位,在參議院的席位與共和黨一樣是50席。由於民主黨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將擔任參議院議長,在關鍵立法形成僵局時,可以投下有利於民主黨的一票。加上民主黨拿下了總統寶座,保住了衆議院的多數席位,大選前民調預期的「藍潮」或者叫「大滿貫」雖然姍姍來遲,但也談不上多大的意外。

2022年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之前,拜登在未來兩年的施政及關鍵人事任命上將進展比較順利,特別是政府計劃大力推行疫情防控措施、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對大企業和富人加稅、限制股票回購,以及在醫保、移民和投票權問題上的改革等等。

「藍潮」帶來的意外

您已閱讀7%(293字),剩餘93%(38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