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金融監管的「分寸」

周浩:樓繼偉發言全文,很大程度上只是強化並系統化梳理金融監管基本思路;在特殊事件背景下,其講話才被市場更加關注並予以特定解讀。

去年12月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一次論壇上關於金融監管的發言瞬間「爆屏」。在這次發言中,他提及了很多當下市場關心的金融監管方向,在螞蟻集團被整改的大背景下,這次「乾貨十足」的發言似乎在向市場重申一些基本準則。

然而,如果通讀樓繼偉的發言全文,筆者認爲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強調並系統化梳理了中國金融監管的基本思路,只是在特殊的事件背景下,他的講話被市場更加關注並予以特定解讀。

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之間的關係往往被描述爲「貓鼠遊戲」,金融機構往往容易在各種利益的引誘下滋生出各種有意無意的「跑偏」。與此同時,金融監管則更加關注系統性風險和中長期利益,這樣的一種看似矛盾的關係導致了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之間似乎存在著天然的摩擦。

您已閱讀16%(322字),剩餘84%(17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