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尷尬的是,喬•拜登(Joe Biden)民調領先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歸功於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不當應對。可以說,美國是在權衡了川普自2017年以來的總體記錄後對他產生反感的:烏克蘭的「收錢辦事」計劃,該計劃導致他去年遭到彈劾;川普帶給美國盟友的毀滅性打擊;他煽動白人民族主義民兵;他退出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他濫用總統赦免權;以及他與中國的貿易戰,這場戰爭傷害了美國自己。然而,就在今年早春之前,川普連任的可能還是接近五五分的。這主要是因爲當時美國經濟狀況還不錯,後來新型冠狀病毒讓這種狀況蕩然無存。即使在今天,儘管川普拒絕同意一項旨在拉平感染曲線的聯邦計劃,但大多數美國人仍然在經濟問題上更信任他。
如果拜登下週獲勝,他應該明智地承認,當初推動川普當選總統的種種問題並沒有消失。如果川普險勝,他應該記得自己的誓言,專注於被遺忘的美國人。美國中產階級仍處於困境中。對機構的不信任停留在歷史高點。催生另一場民粹主義反彈——位元朗普更具威脅性——的因素仍然存在。
川普最受詬病的一點是他在這場大流行病期間無視科學。川普曾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入院治療,即便如此,在出院三週後,他仍然不戴口罩舉行集會,並在集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的威脅被誇大了。感染曲線講述了相反的故事。如果美國人戴口罩,一些社區傳播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川普仍嘲笑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到選舉那天,美國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將會逼近25萬。這是至少自越南戰爭以來美國政府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