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大學教育

選擇大學視野不必侷限於英美

庫柏:除非你是能進世界排名前20大學的精英,否則不必再將英美作爲首選留學目的地;去歐洲大陸或者加拿大留學可能更好。

無數青少年正在決定明年秋天上哪所大學,同時祈禱到那時會有新冠疫苗。隨著我自己的孩子也接近這個年齡,我開始問這個問題:「如果你18歲,想要接受用英語授課的教育,你該去哪個國家?」

幾十年來,標準答案一直是:「美國或者英國。」對一小部分精英來說,答案依然如此。如果你能進入世界排名前20左右的大學(幾乎都在美國或英國),那就去讀吧。你能在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或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得到優質的教育。即使你沒有得到,別人也會認爲你得到了,因此名校畢業的光環會幫助你一輩子。但除了精英外,其他人就不必再將英美作爲首選了。如今去歐洲大陸或者加拿大讀書可能更好。

得出這個結論讓我很驚訝,因爲和大部分人一樣,我對大學先入爲主的看法建立在我自己學生時代的過時記憶上。大約30年前,我在英國讀完本科學位課程,然後在德國和美國各學習一年,同時看著荷蘭的兒時夥伴在荷蘭讀完大學。

您已閱讀22%(413字),剩餘78%(14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