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

令人頭疼的深度僞造

卡敏斯卡:深度僞造如今正被用來生成不存在的普通人或記者,藉以混淆視聽。美國尤其容易受到深度僞造的影響。

新一代極具說服力、旨在操縱和混淆視聽的深度僞造正在網路上蔓延。我們或許覺得自己不會上當,但這類新型虛假內容的技術含量很可能會讓我們中最聰明的人上鉤——事實上,它們或許已經做到了。

當今的深度僞造不僅僅是由機器人控制的Twitter賬戶或被操縱的名人影片。相反,它們正被設計成不起眼的普通人或記者。以愛喝咖啡、熱衷於政治的奧利佛•泰萊(Oliver Taylor)爲例,他是《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和《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的特約社評撰稿人。或許世界這麼認爲,直到7月路透社(Reuters)的一篇文章指出,儘管在網上留下了大量足跡和令人信服的個人照片,但「泰萊」並不存在。

目前還不清楚是誰在這個僞裝成一個真人的虛假人物背後。生成深度僞造的技術如今如此容易獲得且便宜,他既有可能被一個敵對的民族國家輕鬆炮製出來,也有可能被一個十幾歲的惡作劇製造者在地下室裏創造出來。

您已閱讀26%(406字),剩餘74%(11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