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收稅和支出將是新的經濟正統

桑德布: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巨大代價,財政責任至上的正統觀念不再可行。發達國家可能得學會適應永遠更高的公共債務和永遠更高的稅收。

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破壞首先是一場令人哀痛的人類苦難。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這場大流行的另一個受害者,它爲一種主導政策制定30餘年的經濟哲學釘上了最後一顆棺材釘。

上世紀70年代「滯脹」和80年代公共債務飆升的經歷,引發了一個反應,其表現形式是一套特定的財政責任理念。力求將公共赤字和債務控制在適度水準、以及誓言不依靠增稅來爲在國民收入中佔比越來越大的公共支出買單,成了政客們「嚴肅性」的標誌。正統觀念者對「收稅和支出」和「借款來支出」抱有同等懷疑。

早在此次大流行之前,這一觀點就已經失去了其絕對權威,因爲專家們對債務變得越來越寬容,而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削減公共支出的損害越來越擔心。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對經濟產生影響,有關財政責任的種種公認「真理」再也站不住腳。

您已閱讀21%(353字),剩餘79%(13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