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應對未來大流行病需要免疫圖譜

阿胡賈:如果能夠通過採集血樣等方式收集人羣免疫水準資訊,我們本可以更早預測新冠疫情的到來並更好地應對。

本文作者是科學評論員

大約三年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研究生埃米•溫特(Amy Winter)有了一個靈感。馬拉加西的兒童出現發燒和皮疹去診所就醫時,醫護人員通常會對他們進行抽血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在近期感染麻疹或風疹等。爲什麼只檢查當前的感染情況呢?何不用這些血樣拼湊出免疫圖譜?

2018年6月,溫特及其同事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撰文稱,他們的「血清調查」顯示,當地麻疹免疫水準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水準,並得出結論,「馬拉加西面臨麻疹大規模爆發的風險」。正如預期,馬拉加西的麻疹疫情在當年9月爆發,並迅速發展成爲一種流行病,感染了逾10萬人,造成約1200人死亡。

您已閱讀22%(333字),剩餘78%(11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