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退市多於上市,新交所如何挑戰港交所?

數年來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數量不增反減,加上若干公司治理醜聞和業務被搶走,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爲其面臨生存危機。

新加坡的證券交易所正在艱難應對一連串退市和治理醜聞,這些麻煩威脅著新加坡取代香港成爲地區金融中心的雄心。

新加坡交易所(SGX)長期以來一直是亞洲頂級交易所之一,吸引著企業到這個本地區爲數不多的發達金融中心上市。但數年來退市公司數量超過新上市公司數量,加之一系列的公司倒閉以及關鍵交易業務被競爭對手搶走,給新交所帶來了巨大損失。一些悲觀的分析師視之爲一場生存危機。

「這真的是該交易所的死期,」阿諾•瓦格納(Arnaud Vagner)說,由他曝光的會計問題導致大宗商品貿易商來寶集團(Noble Group)在2018年從新加坡退市並瀕臨破產。瓦格納以「冰山研究」(Iceberg Research)之名發佈文章。

您已閱讀15%(306字),剩餘85%(17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