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SpaceX公司的獵鷹火箭搭載飛龍號太空船,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國際太空站,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商業公司把人送入太空。幾天之後,6月3日,Sp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火箭,第五次重複使用,將最新一批60顆星鏈衛星成功發射升空。
這些成功,意味著航天技術在商業化、市場化上的可能性越來越清晰。
劉慈欣在一次演講中說,本來預測的未來是火星旅遊,但現實中卻只是Facebook與智慧型手機,所以他呼籲多仰望星空。其實人類一直有對星空的嚮往,仰望星空,探索極限,一直鮮活的存在人類的需求中,從登山到各類極限運動,都是如此。只不過,當下人類對星空的嚮往,是通過稅收支持各國航天機構。NASA之所以很重視公共關係與科普,就是因爲涉及到政府撥給的預算。這種間接的驅動當然動力不足。
您已閱讀13%(331字),剩餘87%(21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