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將面臨的衝擊

梁海明:從一個小漁港發展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絕非第一次面對巨大不確定性,幾乎當每一個最壞的時代過去,香港都重振旗鼓走進最好的時代。

中國全國人大近日突如其來審議將中國國家安全法在港實施,一石激起千尺浪,引發全球關注,並衝擊香港金融市場。當前,香港市民和外國投資者最迫切關注的問題是,港區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令國際政治風波變數增加,會否衝擊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此,下文將從股市、樓市、匯市、中美關係走向四個方面來研判。

首先,大家知道港區國安法針對的是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主義活動和外部勢力干預四類行爲,並將以基本法附件三形式在香港落實,毋須香港本地立法。而全國人大在此時審議港區國安法,這一時機選擇至少有三重深意。

一者,從香港內部來看,自去年6月開始爆發反修例風暴,暴力示威乃至港獨情緒滋生,令香港訂立國安法勢在必行。由於香港的社會民意已兩極化,且各類立場難以調和的「問題」人羣湧現(具體可參考拙作《透視香港的「問題」人羣》 ),顯然建制派難以在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中獲得2/3議席,換言之,「23條」在香港本地立法機會渺茫,中國政府不得不出手化解國家安全風險。

您已閱讀8%(421字),剩餘92%(51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