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通縮:美國經濟繁榮的真正殺手

摩爾:加重新冠疫情災難的是,威脅美國經濟繁榮的經濟疾病——通縮——正在悄然蔓延。與新冠疫情不同的是,它沒有任何減弱跡象。

爲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而實施的封鎖已經重創了美國經濟,就業崗位減少了約3000萬個,產值和財富縮水了數萬億美元。加重這場災難的是,一場經濟疾病正在悄然蔓延: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的通貨緊縮之一。與新冠疫情不同的是,它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

物價正在下跌。美國3月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下降7.5%,而4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降幅爲2008年12月以來最大。更令人擔憂的是大宗商品價格的趨勢,這是通貨膨脹的最佳逐日指標。我們正在見證價格螺旋式下降。我們知道今年油價暴跌,反映出全球需求快速下滑,但全球美元流動性短缺加重了石油業的困境。幾乎所有大宗商品都在降價。主要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CRB)——自今年1月以來下跌三分之一。

或者,去看看美國國債和通膨保值債券(TIPS)的收益率。「促進繁榮委員會」(Committee to Unleash Prosperity)的高級研究員路易斯•伍德希爾(Louis Woodhill)指出,美聯準(Federal Reserve)的「PCE通膨率目標爲2%,而市場的投注方向是,未來30年的PCE通膨率平均值只會勉強超過目標值的一半(也就是1.1%)!」好幾個月來,筆者和伍德希爾都一直在警告價格下跌將會帶來的損害。我們的通縮診斷也許看起來令人驚訝,因爲美國國會已經增添了約3兆美元的債務,而且美聯準已向經濟注入至少2.1兆美元的流動性。美國央行還把利率降低至接近零的水準。這些舉措通常與價格上升有關,而非價格下降。

您已閱讀37%(644字),剩餘63%(11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