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Any Covid-19 vaccine must be treated as a global public good
新冠疫苗應是全球公共品


皮林:任何疫苗在部署時,都應該儘可能地爲公衆健康創造最大利益。我們必須找到全球性的、合乎道德且有效的疫苗政策。

Imagine if, in a year’s time, 300m doses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Covid-19 vaccine have been manufactured in Donald Trump’s America, Xi Jinping’s China or Boris Johnson’s Britain. Who is going to get them? What are the chances that a nurse in India, or a doctor in Brazil, let alone a bus driver in Nigeria or a diabetic in Tanzania, will be given priority? The answer must be virtually nil.

想像一下,如果在一年內,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領導的美國、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或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領導的英國生產出了3億劑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誰會得到它們?印度的護士、巴西的醫生,更不用說奈及利亞的巴士司機或坦尚尼亞的糖尿病患者,這些人能優先接種疫苗的可能性有多大?答案一定幾乎爲零。

您已閱讀9%(581字),剩餘91%(59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