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別讓排外主義像病毒一樣侵蝕我們的社會

房天語:新冠病毒疫情下東亞裔在美國受到的歧視增多,而中國國內歧視外國人的現象也加劇了海外中國人面對的阻力。

今年年初,中國全國的新冠病毒疫情正式爆發。隨著川普政府對華關閉邊境,我和其他在美國的華人取消了回中國探親的計劃;不少回鄉慶祝春節的人滯留在國內,無法回到校園和辦公室裏。

在爲家人朋友的健康、安全擔憂的同時,我們還爲在太平洋彼岸自己的境況焦慮。雖然美國並未限制中國公民入境,但不少華人取消了短期出國的計劃,怕因爲護照上的出生地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當「中國」成爲了新冠病毒的代名詞,東亞裔在全美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歧視。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研究表示,僅在1月28日至2月24日之間就有超過1000起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案件。從社群媒體上傳播的影片中不難發現,這其中不少甚至涉及到了暴力行爲。在法國,華人們舉著 「我不是病毒(Je ne suis pas un virus)」的牌子,在社群媒體上發聲。食客們也開始避免亞洲餐廳,讓華人區的中餐館生意備受打擊。

身在美國,我自己在人羣密集的場所也一直避免佩戴口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關注。諷刺的是,在美國大多數華人當時都未曾訪問中國,且由於邊境政策,有中國旅遊史的民衆很難回到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似乎只能反映施暴者的愚昧和無知。

您已閱讀23%(480字),剩餘77%(16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