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時期,各國都需要它們的神話。它們渴望從歷史中找到一些給予它們希望、讓它們相信自己將戰勝眼前一切災難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敦克爾克(Dunkirk)大撤退之後,英國人安慰自己的故事是他們以前在拿破崙戰爭(Napoleonic Wars)中如何「獨力奮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爲了進一步鼓舞士氣,英國資訊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甚至幫助將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亨利五世》(Henry V)改編成一部愛國宣傳片,由勞倫斯•奧利維爾(Laurence Olivier)主演。該片描寫了阿金庫爾之戰(Battle of Agincourt),在那場戰役中,人數遠遠少於對方的英國長弓手克服重重困難,打敗了法國重裝騎兵。
現在,英國再一次——用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的話來說——處於戰爭之中,但這次抗擊的是一種新敵人:新型冠狀病毒。而且,儘管此次危機前所未有,許多英國人——至少是上了一定年紀的英國人——仍在用過去來激勵自己。現年103歲的維拉•林恩(Vera Lynn,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女歌手——譯者注)不是唯一重提倫敦大轟炸(The Blitz,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對倫敦實施的戰略轟炸——譯者注)精神的人,「當時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互相照顧。」
您已閱讀28%(560字),剩餘72%(14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