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疫情,這場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還在持續發展當中,雖說中國國內的防控措施在效果上已經初露曙光,但放眼世界,還很難說會用多少時間才能控制住病毒蔓延的勢頭,這個危機時刻,各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成爲人類對抗突發健康威脅的關鍵屏障。而中國作爲本次新冠肺炎受影響和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其公共衛生體系先抑後揚的應對錶現,並不能完全消除公衆的質疑與詬病。
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是一門預防疾病、延長生命、推廣身心健康及提升工作效率的科學和組織化的管理藝術,這一定義來自於美國公共衛生之父——查爾斯.E.A.溫斯洛教授,其表述和內涵被世衛組織和各國公共衛生管理機構所認可,也是世界主要國家的政府所貫徹的公共衛生理念。
這種公共衛生的理念圍繞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健康需求,建立對個人行爲、社交關係、自然與生物、經濟與環境、風俗習慣等多因素的管理與干預體系,滿足從健康、亞健康、臨牀、康復、死亡的全生命週期的個人與社羣公共衛生服務的全方位需求,說的誇張點,公共衛生是一個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公共治理概念。公共衛生服務的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是不限時間的均等化公共環境服務,而醫療衛生服務則是在一定時期內和特定條件下,爲特定人員提供的差異化健康服務。
您已閱讀6%(525字),剩餘94%(88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