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華盛頓與科技集團在安全上再次角力

兩件看似矛盾的事情,既展示了美國科技行業在維護用戶私隱和安全方面取得的進展,又說明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爲什麼在一個美國政府部門要求一款使用最廣泛的消費科技產品設置後門之時,另一個部門會自願「交代」另一款產品的後門?

這就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兩款過去40年的標誌性個人計算平臺——微軟(Microsoft) Windows和蘋果(Apple) iPhone——受到關注。來自華盛頓的複雜信號既展示了科技行業取得的進展,其與國家安全和執法部門就其設備和服務的訪問達成新的安排;又說明它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7年前,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洩密事件在科技行業與國家安全部門的融洽關係下引爆了一顆炸彈。據史諾登的爆料,一些美國企業似乎願意系統化地破壞其用戶的私隱和安全,以遵守祕密的國家安全要求。

您已閱讀21%(302字),剩餘79%(11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