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增強對話信心,讓中美無法「脫鉤」

王輝耀: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簽訂意味著中美兩個大國在尋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之法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1月1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爲已經持續22個月的中美貿易爭端釋放出緩和的積極信號。協議的簽訂意味著中美兩個大國在尋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之法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理性對話,中美兩國最終選擇了合作。

正值春節來臨之際,可以說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的簽署爲中國送上了一份久違的大禮。這將爲中美兩國和世界經濟發展都帶來巨大利好。

從文字內容來看,協議涉及了智慧財產、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等方面。對中國而言,協議內容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一致,並將成爲推動中國加速開放的強勁動力。首先,智慧財產保護方面的協議條款將推動中國向智慧財產強保護靠近,進一步鼓勵創新、保護創新。這不僅將吸引更多的國外專利技術進入中國市場,更將滿足中國企業對智慧財產保護的需求,最終助推中國成爲創新型國家。其次,協議內容明確了兩國關於技術轉讓方面的規定,並在保障企業基於自願原則和商業規則開展技術合作方面形成一致。這將有效保障兩國企業在開展技術合作時的正當權益,防止兩國因誤解而出現技術「脫鉤」。此外,協議在金融開放、匯率問題和擴大貿易等方面的規定也都順應中國深化開放的趨勢。這一協議帶來的外部壓力將與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相配合,成爲中國擴大開放的強勁動力,驅動中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您已閱讀32%(582字),剩餘68%(12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