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現在有大量昂貴的資產。過去十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和央行灌水造成了聲名狼藉的「一切皆有泡沫」。這就是造成我們現在怪異的投資環境、像悠悠球一樣忽上忽下的原因之一。從高風險的股票到安全的黃金,一切資產全都在上升。
但是,有一樣東西仍可靠地維持著便宜的價格:大宗商品。就在美國股票市場——持續攀升創下一個又一個新高——幾乎維持了過去150年的昂貴之時,大宗商品相對於股票差不多維持了過去一個世紀的便宜。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的,而且是結構性的。過去200年間,工業大宗商品的實際價格一直在下降。這是因爲每當工業大宗商品價格創下新高、往往中斷一段長期熊市時,企業和消費者都會做出相應調整。他們可能會用較便宜的大宗商品替代較貴的,研發能提高開採效率的技術,或(叫人喫驚)真的嘗試節能。關於最後一點,我們這代人誰都不會忘記1977年能源危機時,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穿著一件厚厚的毛衣在白宮以總統身份發出呼籲,請求美國人關掉他們的恆溫器。
您已閱讀25%(419字),剩餘75%(12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