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美經貿緩和,人民幣影響幾何

沈建光:人民幣短期內有升值的空間。當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人民幣能否在長期內維持穩健?這將取決於中國能否把握住貿易「休戰」視窗期。

今年元旦以來,中美經貿關係緩和的步伐穩步向前。1月11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美已經同意每半年舉行一次經貿對話,推動兩國改革及解決爭端。1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兩國第一階段協定簽署在即。隨後,美國財政部將中國移出匯率操縱國名單。受訊息提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衝破6.90關口,創2019年8月1日以來新高。

中美達成協議,人民幣企穩,符合筆者的總體預測。2019年,美國25年來首次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其背景是貿易摩擦於年中驟然升級,市場對人民幣信心出現動搖,匯率多年來首次跌破「7」的重要心理關口,也引發關於人民幣匯率單邊貶值的猜測。同時,通過大幅貶值抵消關稅促進出口,一時也成爲中國反制美國的流行觀點。

但筆者當時在FT中文網專欄就發文提出,「破7」並不意味著人民幣開啓大幅貶值。其原因是,央行反覆釋放信號,強調匯率在合理水準區間穩定,並向外企保證人民幣不會大幅走弱;此外,以匯率貶值來對沖貿易戰影響反而會招致美國擴大關稅戰,對於中國出口反而不利。目前事態發展印證了筆者的預測,伴隨局勢階段性穩定,年內人民幣有望回升到6.6-6.8的水準。

您已閱讀21%(484字),剩餘79%(18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