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智慧裝置

How we all became screen obsessives
我們是如何迷上螢幕的?


加普:本雅明認爲螢幕解放了我們,而一項針對美國青少年的研究發現,在手機等設備上花時間最少的人最開心,哪裏出了錯?

“I do not know whether a philosopher has ever dreamt of a company engaged in the home delivery of sensory reality,” wrote the French poet and essayist Paul Valéry in 1928.

1928年,法國詩人、散文作家保爾•瓦萊裏(Paul Valéry)寫道,不知道有沒有哲學家想像過會有一家公司從事這樣的業務——讓人們在家中就能體驗「感官現實」(sensory reality)。

您已閱讀3%(269字),剩餘97%(83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