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報告

破曉之前,進退維艱:自動駕駛發展面臨的三大難題

黃震: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衆多不確定中的唯一確定是:自動駕駛的發展比大家預想的,都更難、更貴和更慢。

2020年曾經是許多汽車企業和科技巨擘計劃推出量產自動駕駛汽車的時間節點。當日期臨近,卻少有人主動提及當年的慷慨和激盪,未來的發展似乎變得越發模糊。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衆多不確定中的唯一確定是:自動駕駛的發展比大家預想的,都更難、更貴和更慢。

起始於2016年的自動駕駛喧囂似乎依然清晰,Waymo和Uber的自動駕駛路測讓業內爲之一振,也讓許多在位企業倍感壓力。之後我們也共同見證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對於自動駕駛的鉅額投入,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傳統車企和崛起的中國汽車企業的吆喝。在那個時候,2020年似乎會成爲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自動駕駛的元年將近。

這場由Waymo挑起的軍備競賽在2018年的夏天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先是Waymo的執行長約翰•克拉富西克(John Krafcik)坦誠,自動駕駛(L5)是有侷限的,而且承認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動駕駛汽車都會需要司機的協助。隨後,蘋果的聯合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也表示,汽車在沒有方向盤的情況下自動駕駛不太可能。

您已閱讀7%(453字),剩餘93%(56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