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東

中國在中東畫下新願景

蘭順正:中國近來在戰略位置極爲重要的中東地區所取得的各項成果,尤其是貿易和投資成果,是積極的。

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篇題爲《在中東,中國如何深化關係,重振絲綢之路》的文章。該文稱,當前中國正向更遠地方擴展全球影響力,深化與中東的關係就屬於這一計劃。鑑於歷史聯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朝這裏轉向,並不令人意外。在文中,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東和北非項目副主任薩納姆•瓦基爾說:「中國有點像是行動緩慢的巨人,正通過貿易和投資逐步擴大接觸。」而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中國-中東關係問題專家喬恩•阿爾特曼則表示:「中國人想要傳遞的資訊是:我們的經歷表明,不用改變社會和政治,就能創造經濟成長。」無疑,該文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中東地區所取得的各項成果是積極的。

衆所周知,中東地區的戰略位置極爲重要,號稱「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各國不僅控制著諸如蘇伊士運河、紅海、亞丁灣、波斯灣等全球至關重要的大宗商品流通通道與樞紐,而且還掌握著當地豐富的資源,其中最爲知名的即爲石油與天然氣。但過高的「身價」也給中東地區帶來了許多困擾。一方面某些中東地區大國之間本就矛盾重重,由於教派分歧、民族矛盾、安全衝突和爭奪地區主導權等原因,讓諸如伊朗和沙烏地這樣中東國家相互敵視嚴重;另一方面,域外大國的介入也讓中東「火上澆油」;再加上宗教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等趁勢而起,讓目前的中東變得好像「熱鍋」,在敘利亞、卡達和葉門等多國都出現尖銳對抗甚至爆發激烈內戰。

這其中,中國在中東地區發揮的作用可謂是難得的「一絲清涼」。「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政府爲推動國際社會合作特別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而做出的重大決策,中東地區正處於「一帶一路」的交匯地帶,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就高度重視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係。2014 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上首次向中東地區發出共建「一帶一路」的邀請,由此拉了中國在中東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序幕。

您已閱讀39%(775字),剩餘61%(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