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阿里巴巴

阿里迴歸亞洲市場未來面臨的挑戰

鄭志剛:在阿里以迴歸亞洲市場展開的新一輪資本市場國際化戰略實施進程中,香港二次赴港上市僅是開了一個好頭,未來前進道路上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作爲資本市場全球佈局和全球化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和迴歸亞洲市場的夙願實現,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09988.HK)在香港以第二上市的方式重新回到B2B曾經掛牌的香港。至少從上市交易第一天的情況看,阿里開盤價187港元,較發行價大漲6.25%。這一定程度表明,阿里在堅持資本市場全球化戰略的前提下,優先選擇迴歸亞洲市場的戰略堅持得到了亞洲市場的積極回饋。按照招股書的披露,阿里巴巴在港集資1012億港元(約合130億美元),將成爲2019年迄今爲止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2014年9月,一度希望繼續在B2B曾經掛牌的香港聯交所上市的阿里,由於違反該市場當時奉行的「同股同權原則」,而被迫遠赴美國紐交所上市。4年後,曾一度拒絕阿里上市的香港聯交所在2018年4月完成了號稱「25年以來最具顛覆性的上市制度改革」,宣佈允許「同股不同權」構架的公司赴港上市,爲阿里最終以第二上市重新迴歸亞洲市場鋪平了道路。

阿里通過選擇在香港第二上市,實現了美國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雙市場融資,分擔了以往依賴單一市場融資的風險。雙市場融資模式下的阿里可以通過在兩個市場間選擇合理的融資視窗和融資管道,爲未來業務開展和事業發展籌集充足的資本。在來自亞洲市場在文化和商業理念上更認同阿里業務模式,更願意支付高的溢價的投資者的支持下,雙市場融資的阿里未來融資成本將有望進一步降低。

您已閱讀26%(579字),剩餘74%(16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