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日刊登了一篇題爲《美國出售核潛艦將是中俄噩夢,華盛頓會考慮嗎?》的文章。該文作者美國國家利益高級主管哈里•卡齊亞尼斯在文中聲稱,爲了減輕中國大規模海軍建設的影響,並抵消北京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網路的殺傷力,華盛頓可以出售或租賃被很多人稱爲美「最先進武器平臺」的攻擊型核潛艦,特別是強大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艦。不難看出,該文看起來又是美國利用「中國威脅」來拉攏盟友並從中「撈金」的老生常談,但該提議對於地區局勢和中國可能產生的影響卻不能等閒視之。
美國與澳洲本就是傳統盟友,長期保持著良好合作,尤其是在現總統川普上臺以後,印太戰略的推進更是讓美國愈發重視與澳洲和印太其他盟友的關係。2017 年 6 月,年度澳美年度部長級會議在澳洲進行,這是川普政府任內第一次舉行該會議,雙方共同強調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區的重要性。同年11 月東盟峯會期間,川普在與澳洲總理滕博爾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後,三國共同表示將會擴大安全合作以加強威懾。2018年美國第 115 屆國會通過「亞洲再保險倡議法」,表示「認識到美國和澳洲聯盟在促進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要加強和擴大美國與澳洲的外交、經濟和安全關係」。
而澳洲則一直希望成爲「中等強國」,謀求在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然而由於受到自身實力限制,澳洲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美國的保護和幫助,尤其是在安全問題上。因此澳洲一貫將與美國的同盟關係視爲對外政策的核心,同時,澳洲對於「印太」也十分熱衷。早在 2012 年 10 月,澳洲發佈的《亞洲世紀中的澳洲》白皮書中就提到「印度—太平洋戰略弧」概念。2017 年,澳洲發佈的新版《外交白皮書》中,使用了超過 60 次的「印太」概念,態度可謂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