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氣候正處於危機之中,但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需求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而這種需求正是造成氣候困境的主要原因。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專家上週對氣候現狀做出了讓人警醒的評估。它警告說,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仍然「居高不下」。一直到2040年碳排放量都將持續成長,哪怕各國政府設法達到其環境目標。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也勾勒出同樣的前景。它預計到2050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比現在暴漲40%。
對於目前這些對未來的預測,人們還需抱持一定的懷疑,但基本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儘管政治領導人們表示有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但我們繼續使用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意味著我們有可能無法戰勝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挑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應採取更果斷行動。國際能源署這份評估出爐之際,澳洲林火肆虐,威尼斯和英格蘭北部遭受洪災。我們很難將一系列單個事件歸咎於大氣中CO2濃度升高,但氣候科學家明確表示極端天氣事件增多與人類排放有關。如果各國政府認真對待自己設定的目標,則需要採取行動減少化石燃料需求。
根據《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各國承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理想目標是1.5攝氏度以下。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將目標定爲2攝氏度,全球排放量也應該已經逐年下降。而去年全球排放量成長了約2%。各國政府已在鼓勵綠色能源的供應,包括補貼可再生能源,出臺扶持政策以鼓勵購買電動車,但是進展還不夠快。
您已閱讀46%(620字),剩餘54%(7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