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益加劇的貧富懸殊,各國需要作出政策回應。不那麼富裕的人羣普遍有種感覺:他們的收入停滯不前,而超級富豪變得越來越富。這種感覺加劇了民粹主義者的怒火和抗議。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領跑者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提出的財富稅還是應作爲不到萬不得已不使用的最後一招。如此雄心勃勃的措施有失敗的風險。政策制定者應先改革現有制度。
與大西洋兩岸激進的左翼政客的言論正相反,我們認爲億萬富翁應該存在。那些想出有價值的創意、承擔風險、創立企業並經營成功的人,有權獲得他們的勞動成果。但是,他們的財富不僅來自他們的才能,還來自網路和全球化帶來的更大市場,以及由於利率下降而導致的金融資產價值上升。
徵稅的一個關鍵原則是:那些肩膀最寬的人應承擔最重的負擔。富人最有能力資助公共服務。但許多超級富豪所支付的邊際稅率比最貧困的人羣還低。美國當前對資本收入徵的稅比對工人所得徵的稅還低。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一位投資人,也是美國第三大富豪,他發表過一句著名的評論:由於他依賴的是資本收益而不是工資,他繳納的稅率比他祕書的還低。
您已閱讀41%(477字),剩餘59%(6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