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如何解讀央行「降息」?

周浩:「降息」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對於貨幣政策的方向性解讀。各種操作之後,央行可能只是通過「降息」來檢測一下市場反應和實際效果而已。

11月5號,中國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調了MLF利率5個基點,這也成爲MLF轉爲「新」基準利率之後的首次調整,也是2016年以來中國央行首次調降該利率。中國是否轉入「降息」週期,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然而,坦率來說,在這個時點上,我們很難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轉向得出一個可信的結論。市場仍然糾結於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在若干次的「放鬆」預期落空之後,是否可以根據一次「降息」來判斷一個連續「降息」週期的到來;第二,在CPI快速上升和PPI快速下滑之間,決策者是否有足夠的資訊作出通膨不會成爲掣肘的判斷;第三,在主要央行進入降息週期尾聲時,中國是否可以獨樹一幟。

相信在決策者心中,這些問題也同樣不會有直接明確的答案,同時外部環境錯綜複雜並不斷變化,此時「降息」到底應該如何解讀?

您已閱讀16%(335字),剩餘84%(17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