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人民幣需要貶值多少,纔可以完全對沖川普的關稅?

邢予青:中國對美國出口基本屬於價值鏈貿易;中國對美出口產品中包含外國附加值,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無法對沖川普關稅的主要原因。

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了7.0的心理關口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表現的非常不爽,認爲這是中國政府在利用「人民幣貶值」爲武器,與美國打貿易戰,對沖美國政府對中國產品施加的懲罰性關稅。隨後,美國財政部迅速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一些分析家也持有類似的觀點,認爲人民幣貶值是應對美國關稅的有效工具。美國銀行在最近公佈的一份關於中美貿易戰前景的報告中,就認爲人民幣貶值10%可以完全抵消10%的關稅帶來的負面效應。

認爲人民幣貶值可以有效對沖川普關稅的觀點,基本是假設中國對美國出口是「衣服換酒「式的傳統李嘉圖貿易,不含外國附加值;或者假設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中包含的外國附加值非常低。例如OECD關於中國出口產品中外國附加值比例的最新報告,就得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中國出口產品中的外國附加值在2016年已經下降到16.6%。

事實上,這兩個假設都是錯誤的。中國對美國出口基本屬於價值鏈貿易。價值鏈貿易包含了大量的外國附加值,通俗地說就是外國生產的中間產品。根據對外經貿大學的全球價值鏈指數資料庫,2015年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平均包含33.9%的外國附加值;中國對美出口第一大類產品——電子和資訊通訊產品中外國附加值高達54%。根據筆者的測算,在中國組裝然後銷往美國的iPhone X包含的外國附加值則是75%。中國對美出口產品中包含的外國附加值,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無法對沖川普關稅的主要原因。

您已閱讀24%(591字),剩餘76%(18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