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Lex專欄:不必過於擔憂中國的銀行體系

中國的區域性銀行正處於走鋼絲狀態,但西方人士對中國銀行體系將爆發危機的最新警告有些言過其實。

中國的區域性銀行正處於走鋼絲狀態。中國銀行體系的風險正在上升。一些規模較小的銀行很可能倒閉。但持悲觀態度的西方人士對中國銀行體系爆發危機的最新警告有些言過其實。

隨著經濟成長放緩,金融體系也開始動搖。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收緊了貸款規則,整頓了影子銀行和不透明的股權結構。規模較小的區域性銀行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今年5月中國政府對包商銀行(Baoshang Bank)實行接管,這是18年來首次採取此種措施。自那以來,中國最大的銀行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又救助了另外兩家銀行。可能還會有更多銀行陷入類似困境。本週,中國央行行長警告稱,一些區域性銀行先前「盲目擴張」。

但中國最大的三家銀行是具有韌性的。國有的中國工商銀行(ICBC)、中國建設銀行(CCB)和中國農業銀行(ABC)具有結構性優勢。它們利用龐大的分支機構網路吸收客戶存款。與全球同行相比,它們從利息收入中獲得的利潤佔總利潤的比例要高得多。

您已閱讀54%(394字),剩餘46%(3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