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美關稅之爭的影響與推演

沈建光:一旦貿易戰持續升級,從長期來看,也會對中國吸引外商投資與產業鏈轉移造成影響;慎言中美金融戰,符合經濟平穩發展的大方向。

近來中美貿易摩擦情勢幾經反轉,給進程中的中美談判磋商平添疑雲。8月13日晚,中美雙方經貿高級別磋商領頭人通話、美方推遲3000億商品中過半商品的加徵關稅,貿易談判似乎出現轉好跡象。但8月23日,中方公佈針對3000億的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750億商品加徵5%、10%關稅,其後川普聲稱進一步提高對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5%關稅,又使得談判前景暗淡。

然而,短短一日之後,中美雙方表態又趨於緩和,中方副總理劉鶴強調以冷靜的態度通過磋商和合作解決問題,明確提出「堅決反對貿易戰升級」,並表示願意以冷靜的態度通過磋商和合作解決問題。此外,根據CNBC報導,川普亦表示,已準備好回到談判桌前,美中兩國將開始非常認真地對話。中美貿易摩擦撲朔迷離,這場始於關稅之爭的經貿衝突會對兩國造成哪些影響?

經濟學家們大多不喜歡關稅,原因在於從經濟理論來看,關稅意味著貿易成本的上升。雖然短期來看,關稅會帶來政府稅收的提升,但往往會造成消費者和生產者福利的損失,並從長期視角,帶來產業鏈條上結構性的改變。此外,關稅提高導致進口產品價格變化,被加徵關稅一方面臨出口競爭力降低、國內生產收縮;而提高關稅也往往會招致反制,如關稅戰中後發國家對率先加徵關稅國家施行報復性關稅,將帶來雙向負面衝擊。

您已閱讀20%(539字),剩餘80%(21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