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日前全球最大啤酒商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分拆百威亞太擬籌資764億元的上市計劃突然腰斬,成爲香港歷來集資最大的腰斬新股。此外,在今年上半年至少16家有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業轉往美國上市,重創香港交易所希望引進國際企業的宏圖大計。近幾周,資金一直在大量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顯示香港富裕階層正在努力尋找讓資金撤離香港的途徑。
然而,與其眼睜睜看著企業和富裕階層「遠走他鄉」而無能爲力,不如考慮一下如何肥水不流他人田,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門,能否取代香港的部分角色和功能?
在華人世界裏,港澳向來都被視爲一體。但在這種連體稱呼中,則隱約體現出香港與澳門之間實力、地位的對比,所謂「大香港,小澳門」,澳門的光芒長期被香港遮擋。香港的優勢確實明顯,作爲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核心競爭優勢並非只是中國中央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或者是前往香港上市的公司數量,而是形成了以律師、會計師、投行和專業諮詢等衆多專業人士所組成的「羣聚」(cluster)效應。這種一切都朝著「交易導向「(transaction oriented)的基礎建設和金融生態,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您已閱讀17%(493字),剩餘83%(2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