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幾年過去了,自動駕駛的落地依然面臨技術、環境以及法律方面的挑戰,相關領域投融資隨之開始降溫。自動駕駛究竟前景如何?備受關注的車路協同方案有什麼優勢?自動駕駛在中國要以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落地?FT中文網近期組織「自動駕駛在中國」專題,編輯事宜,聯繫閆曼 [email protected]
2019年6月,上海,兩場盛會接踵而至。先是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後有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過去幾年在CES上「吸睛無數」的自動駕駛,今年已經顯現出明顯的降溫。而在MWC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基於5G和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幾乎在展會現場無處不在。單車智慧到車路協同的演化,趨勢越發明顯。
這跡象背後,也有著許多無奈和未知。單車智慧的發展似乎來到了深水區,現有技術條件下,實現L4的時間表早已一推再推。但是5G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中國在通訊基礎設施上的優勢,加之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伴隨著通訊企業與汽車企業的協同合作,十幾年前在歐美蹣跚起步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正在中國獲得了發展的催化劑,走上了快車道。並且,基於5G和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正在使得傳統的ICE(汽車內燃機)與ICT(通信技術行業)深度結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這兩個行業的產業價值鏈。
您已閱讀9%(536字),剩餘91%(57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