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數位幣的全新挑戰,經濟學家分兩類,一類嗤之以鼻,認爲數位幣屬於投機泡沫不值一提;另一類則謹慎接受,開始前沿的探索性研究。隨著數位幣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加入第二陣營。爲此FT中文網推出「經濟學家眼中的數位幣」系列文章,意在歸納總結經濟學界對數位幣的前沿性研究,作爲數位幣的經濟學研究上的梳理總結,爲感興趣的研究者提供一個有用的參考和借鑑。本文爲該系列文章中第二篇。
數位幣世界從比特幣出現至今已經整整10年, 也形成了極有獨特魅力的數位幣交易市場。當然,在傳統金融界眼裏,10年只不過是白駒一隙,轉瞬即過的短暫瞬間,數位幣還屬於嬰兒時期,自然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有說服力的數位幣在經濟學或者金融學上的理論。 於是研究者開始用成熟的幾十年市場檢驗過的傳統的金融理論來檢驗數位幣,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有效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EMH是現代金融學的奠基石,效率市場假說是由尤金•法瑪(Eugene Fama)於1970年深化並提出的,Fama也因此獲得諾貝兒經濟學獎 。
您已閱讀9%(481字),剩餘91%(47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