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誰是中美貿易僵局背後推手?

趙雪:在筆者看來,美國內部各陣營的根本分歧和不同訴求,是本次美中貿易談判遲遲無果的背後推手。

最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再次陷入僵局。週五美方正式將從中國進口的價值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而中國商務部則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

從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談判本無太多新內容,因爲所有涉及到的議題在過去二十年裏一直是中美兩國磋商的重點。兩國曆屆政府對彼此的立場和談判底線都瞭然於心,就連兩國談判代表也諸多熟面孔。但即便如此,本次談判進展之艱難、過程之戲劇化、陷入僵局次數之多,仍讓中美觀察人士大呼意外。

究其原因,固然離不開兩國綜合實力對比出現顯著變化、美國感受到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川普總統標誌性的任性多變等。然而,以筆者看來,美國內部各陣營的根本分歧和不同訴求,纔是本次貿易談判遲遲無果的背後推手。換言之,本次談判表面上是在中美兩國兩國之間舉行,而實際上則更多的受制於美國內部多方角力、各種觀點難以統一的約束。

您已閱讀17%(363字),剩餘83%(18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