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上網兒童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大西洋兩岸都出臺了新的法規和立法提案,旨在管控平臺科技公司與兒童互動的方式。在英國,預計將於今年生效的指引,將阻止Facebook之類的公司利用「點贊」等功能誘使用戶在網上停留更長時間,以便採集他們的數據並出售給廣告商。在美國,參議員們已提交禁止「黑暗模式」(dark patterns,旨在誘騙用戶交出數據的數字介面)的法案。此外,還有很多立法草案可能針對平臺面向兒童的廣告,以及兒童可以在線觀看的內容類型,設置新的限制。
這一切都反映出人們對Facebook、谷歌(Google)等平臺公司使用的「勸導式技術」(persuasive technology)利用人類心理謀取商業利益的擔憂。Captology(勸導性電腦技術學)使用各種心理學方法,如形形色色的獎勵和社會壓力,來影響在線行爲。許多在線勸導工具類似於博彩業可能使用的工具。批評人士指出,如今消費者口袋裏裝著一臺以智慧型手機爲形式的「老虎機」。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勸導式技術可以誘使用戶花更多時間上網,並交出更多的個人資訊。其中一個例子是所謂的「連勝」(streaks),用特殊表情符號獎勵那些連續多天發送資訊的Snapchat用戶,吸引他們回來。另一個例子是,兒童先是被吸引至「免費」的在線遊戲,結果卻爲了打開具有特殊、昂貴功能的「戰利品箱」而花費越來越多的錢,就因爲這些「戰利品箱」中的功能可以讓他們贏得更多,玩得更久,創造出一個利潤無休止的反饋循環。還有就是那些黑暗模式,即旨在將網民推向特定方向的數字介面,往往是通過成立危害私隱的默認設置,對企業有利,但對用戶至少有一定程度的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