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日本

「令和」時代日本需要自信

拉赫曼:「令和」是日本年號首次取自本國典籍,釋放出自信。日本如果要不被中國崛起嚇倒,就需要在經濟上保持強盛,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希望日本成爲這樣的國家,滿懷期望」,這種願望聽上去相當謙虛。但這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對「令和」(Reiwa)新年號的意涵所表達的願望。新年號將從5月1日啓用,屆時皇太子德仁(Naruhito)將即位新天皇。

對於安倍晉三而言,喚醒樂觀主義情緒是更廣泛的國家振興任務的一部分,就此而言,新天皇即位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位日本首相明白,他的國家面臨一系列艱鉅挑戰,包括人口不斷老齡化和縮減、沉重的債務負擔,以及潛在帶有報復心理的中國崛起所構成的威脅。

爲日本注入新活力的努力的成敗將影響全球。作爲亞洲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對於全球的力量平衡至關重要。如果中國要成爲21世紀的主導大國,它必須首先在所在地區取得毋庸置疑的主導地位,而對於中國的雄心,日本代表著物理和政治兩方面的障礙。在東京,日本安全官員的辦公室往往把人們熟悉的亞洲地圖橫過來貼在牆上,這樣的話,中國位於地圖最下面,它本來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出太平洋,卻被一小片狹長的陸地阻斷:構成日本的島嶼。

您已閱讀25%(455字),剩餘75%(13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