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和政策的拐點來臨

沈建光:未來中國經濟企穩態勢會得到支撐,經濟拐點已出現,加大刺激沒有必要;鑑於「結構性」、「制度性」問題突出,寬鬆政策已經結束。

上週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大超預期,GDP增速達到6.4%,與去年四季度持平,扭轉了經濟下行的悲觀預期。與此同時,4月19日政治局會議關於經濟運行態勢與政策的表態出現了明顯轉變。鑑於政治局會議不再提及「六穩」,強調拖累成長的除了週期因素,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因素,結合「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等表態,政治局會議傳達了政策重心發生轉變,寬鬆政策已經結束。當然,市場上至今有諸多不同看法,贊成者有之,質疑聲亦不少見。中國經濟與政策拐點出現了嗎?

3月經濟拐點率先出現

在宏觀逆週期政策發力與中美貿易風險緩釋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數據3月迎來強勢反彈。體現在:

您已閱讀10%(284字),剩餘90%(26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沈時度勢

沈建光,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前瑞穗證劵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少時曾求學歐美,希望縱橫四海,遊歷全球;如今重心迴歸中國,專欄立意審視中外經濟,建言宏觀大勢。曾任國際經合組織顧問和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現亦爲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