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三八」節,中國各家商場在過去一個月都打出以女性爲主的行銷主題。什麼女神節,粉紅色,總之都開始卯足了勁好好賺一把女人的錢。各種咖啡館、甜品店、家居用品集合店,所有販賣生活方式的商家也都先後招募各種女性主題活動。
如果老人市場的剛需是「健康」,孩子的剛需是「教育」,那麼女性的消費就沒有這麼多的硬性指標可以列出來,能打動她們的則是情感牌。悅己消費成了女性消費的最大理由和衝動。
悅己,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讓自己高興。女性所擔任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越來越多。一方面要求個體能花容月貌,儀態萬方,另一方面又希望能下得了廚房,管得了父母和娃。中國現代女性從一生下來就被教育要成爲父母的好孩子,大了做老師的好學生,領導的好員工,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媽媽。那「自己」呢?個體意識的遺失,讓她們在主流社會中一種任勞任怨、犧牲奉獻的姿態出現。
您已閱讀21%(365字),剩餘79%(13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