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數據安全

印度數據法律應仿效歐洲

本-埃維:如果印度要成爲全球的榜樣,那麼,它就必須效仿歐洲,採取行動保護所有居民的私隱以及言論自由。

印度已成爲全球成長型市場的寵兒,到2022年,該國數字經濟估值有望達到1兆美元。但目前還不清楚,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政府在追求這種鉅額估值的過程中將走哪條路徑。印度是會仿效歐洲還是中國?印度網路用戶(以及希望在那裏開展業務的企業)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線索是互相矛盾的。即便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在考慮實施強大的用戶私隱保護(參照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其政府也提議了中國風格的規則,要對印度的數據進行管控,並積極監督和審查web用戶。

儘管全球企業都熟悉GDPR,但外界對印度擬議中的數據保護法關注相對較少。如果該法獲得通過,它將重塑13億印度人與其數據所託付的公司和政府參與者之間的關係。

您已閱讀23%(316字),剩餘77%(10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