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

中國智庫觀察:全球治理溝通平臺急需「中國聲音」

苗綠:在全球安全問題熱度提升、北約價值體系受挫,同時對中國崛起誤解較多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智庫走出去發聲尤爲重要。

2月15日至17日,包括全球近40位國家與政府首腦和近百位部長在內的多達500位嘉賓齊聚慕尼黑,共同討論大國競合、武器控制、防務政策合作等傳統安全議題,以及網路安全、氣候變化、科技創新等前沿領域,探求世界共同發展的共識與路徑。筆者所在的全球化智庫(CCG)受邀參與了此次大會所設置的多項議程。在全球領袖和精英的思想碰撞下,我深感全球安全問題熱度提升、歐美分歧較明顯,北約傳統價值體系受挫,同時對中國崛起的誤解較多,大國競爭焦慮顯現,中國智庫走出去發聲尤爲重要。

觀察一:會議規格高,安全議題回到全球治理中心,受全球各方關注

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全球頂級的安全領域峯會,爲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歷史悠今年已是第55屆。今年的會議規格高,備受各方關注,吸引了近40位國家與政府首腦和近百位部長在內的多達500位嘉賓參加,與會政要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埃及總統塞西、美國副總統潘斯、加拿大外長弗裏蘭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中方也派出高級別代表團,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潔篪在大會作了發言並接受了現場提問,其立場獲得與會人士讚賞。美國代表團除了副總統潘斯、川普的女兒伊凡卡等,衆議院議長裴洛西居然帶了50多位國會議員組成的歷史上最龐大代表團與會。中方由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以《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爲主題作發言並表示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時代潮流、大勢所趨。

您已閱讀13%(619字),剩餘87%(39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