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帶一路

風向變化不會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

馬格努斯:圍繞《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輿論已發生轉變,但中國不會屈從於任何威脅其核心利益的要求。

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剛剛過去的一年是艱難的一年,而2019年看起來也不怎麼輕鬆。他不得不承認,他的兩項標誌性政策——「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和《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異乎尋常地突然在國內遭受批評,並且他似乎不得不對這兩項政策踩剎車。對改變的猜測瀰漫開來。無論這種改變是表面上的,還是實質上的,它都將決定中美貿易戰停戰的結果,並影響中國的經濟前景。

針對「一帶一路」融資出現了一些負面宣傳、一些「一帶一路」項目被取消,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債務可持續性的問題,這些現象令中國感到不安,促使中國開始考慮替代方案,包括外國直接投資、股權合資、以及與西方官方機構聯合提供融資。一些國家還抱怨新殖民主義、項目缺乏治理透明度和項目依賴中國承包商和勞動力等問題。

作爲一種替代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主要缺陷是其依賴於美元融資,而目前中國的美元融資能力因爲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差不多相當於中國外匯儲備三分之二的美元外債而受到影響。人民幣融資或許是一種選擇,但目前人民幣正面臨結構性貶值壓力,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被中國的資本管控嚴格限制住了。

您已閱讀32%(510字),剩餘68%(10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