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現實世界之間存在許多脫節之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許多與會者對技術表現出的樂觀情緒,這與今年市場本身對科技行業的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即將到來的大量首次公開發行(IPO)尤其顯得不靠譜。Uber(Uber)執行長達拉•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在達佛斯四處談論該公司即將進行的IPO。但談話帶著些許絕望的味道。Uber、Lyft以及Slack和Airbnb(Airbnb)等其他仍未上市的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努力盡快上市——不僅是因爲擔心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和市場波動,而且還因爲他們在私人融資中估值如此膨脹,不知市場還能否維持其估值(例如,Uber的估值爲1000億美元)。他們希望在還比較受歡迎的時候獲得融資。
如今的局面與世紀之交發生的網路繁榮和蕭條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當時,我在倫敦的風險投資公司工作。像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路威酩軒(LVMH)支持的在線零售商boo.com(歐洲的pets.com)這樣的公司,花費數百萬美元用於華麗的廣告,而未來的創業者們在First Tuesday的科技新創企業社交活動中釣快錢。還記得每個人都要穿的小翻領圓點襯衫嗎?投資者穿紅色,人才穿綠色。
您已閱讀29%(530字),剩餘71%(12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