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9前瞻

矽谷新創公司員工發財後幹些什麼?

庫赫勒:矽谷生態系統建立在一代又一代創業者支持新項目的基礎上。依靠新創公司致富的員工,說不定會成爲下一個馬斯克。

員工盼望自己所在的新創公司上市的跡象,在舊金山隨處可見。這類跡象在某些場合十分明顯:疲憊不堪的上班族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告牌下,廣告牌上推銷的是可以購買私有新創公司股票的二級市場,使員工們不必等到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後再脫手股票。在通勤列車開往矽谷的加州列車(Caltrain)車站,天花板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紅色橫幅廣告,上面宣傳的是其中一個交易市場Equidate:「新創公司最大的祕密就是你可以在IPO之前賣掉你的股票。」

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新創企業的員工必須做出一個選擇:留在公司直到「退出」——也可能是出售給另一家公司——還是在離職前拿到大筆貸款來買下自己的期權。這可能是個十分艱難的決定,儘管不像Equidate之前一則廣告裏所說的那麼艱難:「新創公司和監獄相似。免費食物。免費淋浴。免費健身房。『出去』時間不定。」該公司之後道歉,撤掉了那則廣告。

對於很多新創公司員工而言,2019年很可能成爲期待已久的科技IPO之年。尚未上市的各大獨角獸躍躍欲試,準備首次進入公開市場。叫車服務領域的兩個巨擘Uber(Uber)和Lyft都在籌備上市,最近他們分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檔案,而即時通訊應用Slack已聘請了銀行家幫助其上市。

您已閱讀33%(524字),剩餘67%(10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