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中國創造,在什麼階段?

陳莎莎:與歐洲和日本相比,無論是藝術教育、消費者品味,還是設計者與經營者的合作,中國創造都任重路遠。

今年餘耀德美術館舉辦的「藝術家在此」無疑是上海的人氣展覽。這個展覽受到大眾關注,恐怕還是源於Gucci的盛名,「魔都」街頭行走的年輕人,很多是Gucci的消費者,或者潛在消費者。

展覽本身不乏爭議,因爲裏面充滿了「複製」,連海報都仿了塞爾維亞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MOMA辦展時用的海報。人們不僅質疑:這世界不是推崇原創嗎?Gucci堂而皇之的複製,不是違背了原創保護精神?

一個GUCCI贊助的有關「複製」的展覽

您已閱讀5%(206字),剩餘95%(40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