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佈公告,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工具,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成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TMLF資金最長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期限更短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低15個基點(bp)。我們再往前推一週看,央行行長易綱在「長安講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稱,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逐漸從數量調控爲主向價格調控爲主轉變。從這個角度來看,TMLF的設立似乎更像是踐行易綱行長的這一主張。
市場對此也很「買賬」,多數觀點認爲央行已經開始變相降息,這是中國步入降息週期的第一步;少數觀點則保持冷靜,認爲降息(特別是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非是央行必選項。就這個問題而言,我認爲觀點沒有絕對的對錯,分析清楚當前中國經濟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和客觀形勢,才能對央行2019年貨幣政策的施策目標,乃至財政和監管政策的施策方向有更爲明晰的瞭解。
從11月經濟數據來看,除了固定資產投資小有回升外,幾乎所有的關鍵數據均顯著低於預期或前值。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33個月來新低;而消費增速連續重新整理15年新低則早有預期,雙十一購物節阿里和京東的大幅放緩就是明證;受國內原油價格下降、消費不振和內需減弱影響,CPI環比增速意外轉負,同比增速也低於前值,而PPI增速則不出意外的創下年內新低,步入2時代;先前表現良好的外貿數據,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提前出口的效應顯著減弱,再加上內需不振的影響,進出口同比增速均較前值巨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1月中國貿易順差實現「衰退式」環比增加,但1-11月貿易順差累計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1%。